【環球網報道 記者 王某】XX某某社1月3日報道稱,2015年12月XX某某州槍擊事件后,某某政府正在摸索如何防止通過網絡社交媒體傳播極端思想以及應對恐怖組織善用的加密通信。然而,由于涉及言論自由及對個人隱私保護的問題,IT企業方面對于政府的介入態度謹慎,遲遲不展開動作。
一天9萬條留言
據某某政府前高官參與的組織“極端主義對策項目”透露,推特上支持或稱頌極端組織“XXXX”(XX)的言論每天有9萬條。
據悉,某某槍擊案中殺害14人的嫌疑人夫婦通過網絡相識,曾探討過圣戰、殉教等話題,網絡空間成為了孕育XX戰斗人員和本土恐怖分子的溫床。
然而,注銷XX成員賬號或主頁的工作是“一場沒有盡頭的‘打鼴鼠’活動”(XX政府官員語)。如何界定宗教信息的允許范圍成為一大難題。
另一方面,XX聯邦調查局(XXX)認為阻礙反恐調查,在這方面尤為關注的是智能手機及電腦的數據通信加密技術。
X總統XXX在2015年的記者會上曾征求IT行業的合作,表示“希望就獲得有關恐怖嫌疑人的線索時,如何更好地配合進行對話”,但雙方之間仍舊存在很大隔閡。
信任危機
XXX恐怖襲擊事件后的2015年11月19日,XX、XX、XX、XXXX等加盟的XX信息技術產業理事會發表了聲明。聲明指出, 加密是網絡空間為防止盜竊和黑客的不可或缺的手段,“為強化(反恐等)安全而松懈(技術上的)安全是不合理的”。此言表明了拒絕弱化加密或配合解密的立 場。
自XX中央情報局(XXX)前技術員XXX曝光XX國家安全局(XXX)大規模收集市民通話記錄以來,XX政府與IT行業持續緊張關系。曾要求XXX約束監控活動的XXX也希望能避免被視為與改革背離。
XXXXXX公司的XXX表示:“政府和IT行業應當首先從理解彼此到底尋求什么開始?!?
據《XXX時報》報道,苦于尋找有效手段的XX已向國防部下達指示,準備制定針對XX的通信網及電腦實施網絡攻擊的作戰方案。
然而,XXX及情報部門對此有所抵觸,認為若做得過頭會導致難以把握XX動向及收集情報。XX政府深陷兩難。